日本茶道是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

2019-3-29 09:20| 发布者: 学紫砂| 查看: 687| 评论: 0

    日本茶道世代相传,数百年长盛不衰。而茶道连同能乐、俳句、水墨画、庭园艺术等,又无不遭到禅文化的渗润,并构成“空寂”与“闲寂”的美学思维,今天仍支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。   

    在日本,茶道组织遍及全国竹叶青研习茶道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,其间90%以上都是女人。有位日本友人对我说,在京都,你不应问女人“您是否学习茶道”,而应问“您学习的是哪家茶道”。 草庵式茶馆,充满了“空寂”   

    日本茶道的源流,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。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,彻底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形式。可是,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,到了16世纪,千利休发起茶道应以“无中千般有”、“一即是多”的禅宗思维为根底,去掉全部人为的装修,寻求至简至素的情趣。他首先改革了茶馆,由书院式的茶道,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,从茶馆建筑、装修和摆设,到煮茶办法、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,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力,俗称“空寂茶”。由此在日本有“茶禅一昧”的说法,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力和外交礼法之道。   

    这些年来,我多次出入茶馆,感遭到茶馆的特别神韵。草庵式茶馆是原木结构、草葺人字形房顶,表里均为土墙。窗框是苇编的,不镶玻璃,糊上白色的日本纸,全部坚持原色,顺其自然。茶馆都很狭窄,仅有二铺席甚至一铺席半的面积。但整个茶馆颜色沉静,使茶人容易到达纯粹的精力交流。   

作为茶馆组成部分的庭园,叫做露地,地势细长,是进出茶馆的必经之路。在前庭置石灯笼和踏脚石,底部和周围缀满苔藓。踏脚石由约7至15块的奇数组成,大小不一、形状各异,摆法顺其自然,以不引人注目为度。一起栽培松、竹,日本人认为松是纯真的体现,青竹是“清寂”的体现。茶馆与露地相配合,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气氛。   

    茶馆室内的惟一装修便是设有一个壁龛,内挂一画轴或字幅。画轴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画,其最大特色,便是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,这种余白不是作为简单的“虚”的“无”,而是一种充分的“无”,即用“无心的心”来添补和充分。也便是渗进了强烈的禅的“无中千般有”的艺术思维。不摆脱虚妄之念,是无法感遭到其间所蕴含的丰厚内容的。比方画风,风本是无色,作为无色的色,在水墨画面却存在无限的色。有如清代画家金冬心所言:“能画一枝风有声”,以无声、无色而到达“绘声”、“绘色”的艺术作用。在柔和的线与色中潜藏着敏锐的禅机,不必禅的“心眼”是感触不到的。   

    壁龛内还置一个花瓶,多为竹制,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。小花瓣上点一滴水珠子,在茶馆暗淡的光线下,像是散落的一颗珍珠,晶莹欲滴,托出一朵小花比百花愈加生辉。   

    总之,草庵式茶馆里里外外,与茶道的“空寂”的精力,以及“和敬清寂”的抱负是彻底协调一致的。正如南坊宗启的茶道书《南坊录》所说的:“一宇草庵二铺席,充满了空寂”。

想学紫砂请关注我们

“学紫砂”公众号
“学紫砂”微博
4000-044-048
  • 联系地址: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卓易创业软件园403室
  • 客服手机(微信):18800585550,客服QQ:241469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 9:00-17:00
  • 欢迎全国各地茶艺培训机构、国学教育机构加盟合作
指导单位:中华文化促进会紫砂产业工作委员会;运营单位:宜兴真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     ( 苏ICP备12012781号-9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541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