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道养生和茶道文化

2019-3-28 08:41| 发布者: 学紫砂| 查看: 717| 评论: 0

    茶,是中华民族的国粹。茶文,是我国饮料史上一道共同的风景线。它的前史源远流长,有着多彩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文明内涵。茶文明中的摄生术,更是以其共同的魅力,深受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。千百年来,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喝茶经,而百岁寿星的喝茶经,更是弥足珍贵,值得世人细细品味。


    茶,作为饮料,是中华民族的国粹,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,是“开门七件事”之一。许多百岁寿星对喝茶情有独钟。在喝茶品茗这点上,不分男女,没有贵贱,有身居山村的贫民,也有寓居都市的有钱人;既有随世俗沉浮的士子,也有看破红尘的僧侣。如有“现代太极拳权威”之称的吴图南平生就喜欢喝茶,一杯在手,日夜不断。唐代120岁的高僧从谂,人称“赵州禅师”,在坛创“赵州家声”,其间便有“吃茶去”的禅法,以诠释“平常心是道”。清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,他生前十分赏识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这段话:“足柴足米,高枕无忧,早完官粮,不惊不辱,不欠人债而起利,不入典当之门庭,只消清茶淡饭,便可益寿延年。”


  作为茶叶的发源国,我国有着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茶,浙江省松阳县仙人源的卯山古方端午茶便是其间的一种。松阳县的人们对当地的卯山古方茶也情有独钟。其做法是:采摘端午节前5天的雨露桑叶、蒲公英、淡竹叶、金银花、鱼腥草、高山纯天然、无污染、对人体较为有利的草本.进行搭配切碎.然后在烈日下暴晒成茶.


     值得一提的是:该地是我国仅有的摄生福地和长命地区,当地人都有喝端午茶的习气,此外,当地老人的枕头也很特别,他们的枕芯内装的是端午茶叶和谷壳,而现代医学证实:用茶叶做枕芯,确实可以起到醒脑明目的效果。


    喝茶有利,但凡事不行过度,喝茶也是如此,喝茶过多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,甚至导致心肺功用异常。因而民间有不饮过浓茶、不空腹喝茶、不饮隔夜茶等说法。我国民主同盟盟员、闻名生物学家、104岁的陈纳逊教授在步入老年之后,每天只喝五杯左右浓茶;上海静安区的袁敦梓、毛惠琴是一对百岁夫妇,袁老先生的饮食起居极为严格定时,就连每日品茶也有规定,他一般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各饮一杯绿茶。3时往后,绝不再饮。


    那么,喝茶为何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呢?祖国医学以为,茶能清心神,醒睡除烦;凉肝胆,涤热清痰;益肺胃,明目解温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茶苦而寒,最能降火。火为百病,火降,则上清矣。”现代医学则指出:人的变老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效果有关,而这种氧化又和一种叫自由基的物质有关。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、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,这便是茶能摄生益寿的奥妙地点。


   茶道 是我们我国传统文明主要的中心 它与香道 花道 书道 艺术 并称。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喝茶的生活艺术 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 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。它经过沏茶、赏茶、闻茶、喝茶、增进友谊,美心修德,学习礼法,领略传统美德,是很有利的一种和美典礼。喝茶能静心、静神,有助于陶冶情操、去除杂念。茶道精力是茶文明的中心。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。茶道源于我国,之后才传入的西方。学习茶道 遍及茶文化。

想学紫砂请关注我们

“学紫砂”公众号
“学紫砂”微博
4000-044-048
  • 联系地址:江苏省宜兴市环科园卓易创业软件园403室
  • 客服手机(微信):18800585550,客服QQ:241469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 9:00-17:00
  • 欢迎全国各地茶艺培训机构、国学教育机构加盟合作
指导单位:中华文化促进会紫砂产业工作委员会;运营单位:宜兴真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     ( 苏ICP备12012781号-9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541)
返回顶部